第六百三十二章 宦官干政
第六百三十二章 宦官干政 (第1/2页)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节选自《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宋)
……
乾元三年年初,朝廷做出几项边境官员的任命:
因于阗王(XJHT市)尉迟胜和四镇节度使皆入中原平定叛军。正月二十四日,朝廷任命尉迟胜胞弟尉迟曜为四镇节度副使,暂代管于阗国国务。
巴蜀西北的羌族党项部落,不断蚕食大唐边界,逼近京畿。
朝廷分割邠宁战区(总部设邠州,今陕西彬州市),另设鄜坊丹延战区(总部设鄜州,今陕西省富县),也称渭北战区;
命邠州州长桑如珪兼邠宁战区节度使;命鄜州州长杜冕兼鄜坊丹延战区节度副使,分别迎击党项部。
正月二十六日,朝廷再任命老将郭子仪兼上列两战区节度使,但并不到职,仍留京师,只是利用郭子仪的威名镇抚。
据传,朝廷不将兵权交给郭子仪,是宦官李辅国和鱼朝恩的意思。
说到李辅国,那夜李光弼和白复彻夜长谈,反复谈及此人。
李光弼告诉白复:“为将者,不仅要知军事,更要懂朝政。统兵一方,更要时时关注朝堂上的动静。
如今,朝中权柄不是掌握在几位宰相手里,而是掌握在宦官李辅国手中……”
马嵬坡之变,李辅国是拥立肃宗即位的主要功臣之一。
肃宗灵武登基后,授予李辅国元帅府行军司马的要职。此职位是战时临时编制,权力甚大:凡皇帝陛下向文武百官发布的诏命,各地呈递给朝廷的文件奏章,全部要经过李辅国阅处。此外,朝廷和军队中最重要的印章、符节等物,也都由李辅国掌管,甚至连军中的早晚号令,一律要由李辅国发布。
收复两京后,李辅国的权力越来越大,常住宫中,专门掌管北衙禁军。皇帝的诏书敕令,必须经过李辅国签字才能发布;宰相和百官在所上章奏,以及肃宗下达的各种批示和诏命,都要经过李辅国的“关白、承旨”,也就是中转。
相当于代行天子之权!
李辅国每天在银台门官署内办公,天下之事,事无大小,全凭李辅国一人裁决!事过之后,再向肃宗奏报。
李辅国深知自己身份,以宦官之身干政,与朝廷法度不符。
为了巩固权力,避免百官弹劾,李辅国设置了一个秘密机构—獒卫,豢养了数十名为虎作伥的江湖异人术士,充当鹰犬,专门到民间刺探百官隐私。
一旦发现政敌的把柄,立刻将人海捕下狱,命獒卫刑讯逼供,屈打成招。一旦罪名坐实,家族男子株连绞杀,女眷妇孺送入掖幽庭为奴。
朝中百官,闻獒卫之名而色变。摄于獒卫淫威,朝中六部对李辅国唯命是从,无人胆敢抗拒违逆。
御史台或大理寺羁押的重犯,只要能托关系重贿李辅国,即便是案子尚未审结,李辅国也能随意把人犯提到了他的银台门官署,任意释放。
久而久之,三司(御史台、大理寺、刑部)和府、县各级衙门审判案件,都要先向李辅国请示,主动把卷宗送到了李辅国府上,看李辅国的眼色行事。
面对权势熏天的李辅国,朝野上下争相献媚;同僚宦官不敢称他的官衔,都亲切地称他为“五郎”;宰相李揆出身山东(崤山以东)世家大族,在他面前也执子弟之礼,毕恭毕敬地称他为“五父”。堂堂宰相尚且对他敬畏如此,普通官员就更不必说了。
……
白复听罢,一脸愤慨之色,拍案而起,道:“如此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李光弼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道:“这事没有这么简单,涉及到陛下的帝王心术。”
白复道:“大帅,此话怎讲?”
李光弼道:“兵法云:‘夫将者,国之辅者。辅周则国强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自古帝王身边必有五种人才为其效力,辅佐帝王成其大业:心腹、股肱、耳目、喉舌、爪牙和羽翼。”
白复道:“股肱和心腹有何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