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 第一百一十六章:官绅一体纳粮,魏云弈的人选问题【求月票】

第一百一十六章:官绅一体纳粮,魏云弈的人选问题【求月票】

第一百一十六章:官绅一体纳粮,魏云弈的人选问题【求月票】 (第1/2页)

张正明闻言,眼神微微变化。
  
  他是一个孤臣,没有子嗣和亲眷。
  
  也没有庞大的家族。
  
  为官的几十年,兢兢业业,从来是刚正不阿、坦荡、且严厉。
  
  朝臣们大多数对其,除敬仰之外,更多的是畏惧和惶恐。
  
  就如之前的李芳,说是当时的内阁二号人物。
  
  但对于张正明,依旧不敢正面相对。
  
  因此。
  
  所有人都认为,这位太傅大人,除了公事外,心中再无其他。
  
  但实际上,张正明心中何尝又没有情谊呢,
  
  只是犹豫自身为主特殊。
  
  他将个人感情,全部都隐藏了起来而已。
  
  如今听到已经离开数年,即将回来的亲侄儿。
  
  眼中也不由露出一丝意动。
  
  即便此前,嘴上对于那个侄儿,多有怒其不争的意思,可那始终是自己唯一的亲人了啊。
  
  但很快,张正明就将脸上的情绪全部都收敛起来,板着脸道:“出去都两年八个月年了,现在倒是知道回来了,连家书都没来一封,简直不像话!”
  
  不愧是太傅大人,在隐藏心思这方面,整个大魏,堪称是无人可比了。
  
  连宋公文闻言后也不由一愣,可立即就听出那席话中的意思。
  
  口头上确实在责怪,但转念一想,也有关心的意思。
  
  否则,怎么连离开的日子都算的那么清楚呢?
  
  不过他也非常清楚。
  
  老师就是这样性格的人。
  
  顿了顿,宋公文道:“老师,您刚刚还劝解学生,说要多对鸿志上上心,了解了解,可现在,应星兄还不容易回来了,您却又如此。”
  
  “应星兄虽说不喜欢读书,但心中也有报国的想法,您应该支持欣慰才对啊。”
  
  此话一出,让对面的张正明一愣。
  
  没错。
  
  自己是这样劝解宋公文的。
  
  只不过轮到了自己头上,却有些看不清了。
  
  当即,他哑然失笑,摇了摇头道:“鸿志是做出了功绩,有将帅之才,还年轻,不一样的。可我那侄儿呢?都已经四十了,二者不可同日而语啊。”
  
  “再说,就他鼓捣的那些东西,你觉得真对国家社稷有用吗?恐怕没有吧?”
  
  “怎么没有?”
  
  宋公文当即道:“这段时间,我与应星兄时常往来信件,别的不说,就说他这数年游历各大山川,对于我大魏各府地势山河都非常了解。”
  
  “再有,他还对铁器炼制、布匹纺织、甚至于农务种植等等有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我大开眼界。”
  
  “这些东西,怎么说对朝廷社稷没有用处呢,学生觉得,老师您应该去多了解了解。”
  
  说到这里,他继续道:“读圣贤书、明圣人之言,确实有利于治国,但学生倒是认为,大魏若想要强大起来,不能只依靠圣贤书。”
  
  这一席话,宋公文说的非常认真。
  
  即便他出生在书香世家,也是科举功名出身。
  
  可心里觉得,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仅仅依靠这些是不行的。
  
  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
  
  不然谁都去研究圣人之言,去考取功名,也是不行的。
  
  当然,宋公文很清楚,自己的这些话,若放在其他文人或者大儒面前。
  
  肯定要背上一个大逆不道的骂声。
  
  但他知道。
  
  老师虽说也守旧,可还是明事理的,只要说的在理,便也能接受。
  
  而那位应星兄,就是因为对读书并没有兴趣,加上年少叛逆。
  
  如此,叔侄二人才一直没有好好交流。
  
  现在。
  
  自己深受老师关照。
  
  觉得完全有必要调和两人的关系。
  
  他知道,老师年纪大了,身边也要有人照顾才行。
  
  而张正明听到这句话后,也陷入沉思当中。
  
  这些年来,自己对于那个侄儿的关注太少,对方经历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他并不知道。
  
  最后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很久之前,一副不争气的模样。
  
  如今,听到宋公文这些话后。
  
  知道那个侄儿。
  
  或许会比想象中的更优秀。
  
  张正明守旧,但实际上并不迂腐,明白那一席话中的意思。
  
  当即,他深吸一口气,继而道:“你说的我明白,好了,不聊这些了,最近变法之事的进展如何了?我得到消息,江南士族准备上京,你打算如何应对。”
  
  宋公文是实施摊丁入亩的负责人,无论此事有何意外,他都要首当其冲。
  
  此前,龙阳府一地,张正明还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压制住。
  
  可现在的话,是整个江南的士族都闹了起来。
  
  他再想要压制,也很难做到。
  
  而王守元那里,最近也没有消息传来。
  
  按照张正明的估计,或许正在与士族们周旋呢。
  
  只不过,那些人上京师的消息,是已经确定了的。
  
  为的,也正是摊丁入亩。
  
  因此,想要看看对方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不然的话,若真在京师闹起来,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
  
  “老师放心。”但这时候,宋公文却微微一笑,道:“今日一早,学生已经收到了守元兄的消息,不过他因为身份,不能妄动,所以让东厂转告。”
  
  “守元兄说,他已经收集到一个名单,而名单中的人,大多数都是与白衣门有牵连的。”
  
  “就连幕后的证据,守元兄都已经准备好了,所以特意提醒学生。”
  
  “一但江南士族们上了京,便可以一网打尽!”
  
  王守元现在不仅是两江指挥使。
  
  还是江南士族的领袖。
  
  几乎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关注。
  
  而宋公文,因为变法,已经站在了士族的对立面,被士族视为仇敌。
  
  这般情况下,二人之间最好是不要相互传递消息,不然万一被发现了,那此前所做的一切,怕是会功亏一篑。
  
  在加上之前李芳的事情,让宋公文明白了江南士族的狠辣手段。
  
  如此,也是为了对方的安全着想。
  
  可东厂就不同了。
  
  他们私下里发展的眼线和细作,隐藏得非常深。
  
  利用东厂来传递消息,几乎不可能会被发现。
  
  当初宋公文在离开龙阳府之前。
  
  也让王守元,多多依靠东厂,可以方便行事。
  
  “原来如此啊!”张正明听到此话后,也是眼前一亮。
  
  的确,因为要避嫌,王守元这段时间,连作为老师的自己都没有联系。
  
  本来他也在思考,消息该如何传递。
  
  却没想。
  
  东厂居然有这个作用。
  
  当即,张正明不由感叹道:“陛下组建东厂,果然英明啊,还有王瑾,此人办事确实厉害。”
  
  “不错。”宋公文点了点头,道:“王公公虽是太监,但却有拳拳报国之心,就连学生,对他也非常敬佩。”
  
  可以说,太监不仅不受文人待见,连武将也看不上。
  
  但王瑾的出现,还有最近办的事情。
  
  却让师生二人有些敬佩。
  
  张正明知道,那些人入了京师,就是羊入虎口,毕竟这里不是他们的地盘。
  
  不过很快,他却蹙起眉头,继续道:“没想到,江南士族居然和白衣门牵连的那么深,看来我之前,还是小视了他们啊。”
  
  如果说士族势力大一点,只要不完全危机到朝廷,那根本没什么。
  
  可现在,那些人居然勾结了逆贼白衣门。
  
  那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当初在先帝时期。
  
  白衣门何其猖狂,意图颠覆大魏。
  
  若不是当初及时发现,然后施以强硬手段镇压下去,天知道在发生什么。
  
  本来,那时候张正明还在想,为何区区一个江湖门派,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能量。
  
  即便是前朝余孽也不行吧?毕竟前朝都覆灭多少年了?
  
  如今想来,这其中势必也有士族们的影子。
  
  “没错,那些士族,的确胆大包天。”
  
  这时候,宋公文开口了,继续道:“不过好在,现在被发现了,且都在掌控之内,闹不出什么事情,至于白衣门,学生从王公公那里得知,东厂也开始重视、并且采取手段了。”
  
  闻言,张正明点了点头,如果放在之前,白衣门让东厂处理,他有些不放心。
  
  不过如今不一样了,见识道了王瑾的手段后,知道此事应该不会有问题。
  
  尤其是他还想到了一个问题。
  
  东厂着手处理白衣门,会不会受陛下指示呢?
  
  当即张正明抬起头。
  
  宋公文看到这一幕,当即心领神会,点了点头道:“学生也是这样想的,白衣门对朝廷或许算不上什么,可也是前朝余孽,陛下不可能不重视。”
  
  此一处。
  
  师生二人顿时相视一眼。
  
  不由再一次感叹,陛下的手段之强啊。
  
  才登基三年,就着手做出变法、宣战高阳国、对付前朝余孽等数件大事。
  
  如果是单独一件还好说,但现在是好几件,且每一件都无比顺畅。
  
  尤其高阳国之战,更是打出了大魏的无上威严。
  
  更为重要的是。
  
  做这些事情的同时,陛下还要每日批阅奏折。
  
  这是一般帝王能做到的吗?
  
  果然不愧是要成为千古一帝的君主啊。
  
  不过,他们很清楚,想要真正成为千古一帝,是很辛苦的。
  
  想来陛下,这段时间,肯定是夜以继日吧?
  
  作为臣子的自己。
  
  怕是也要更加努力才行啊!
  
  二人如此想到。
  
  这时候,张正明顿了顿,然后道“既然守元已经定好的计划,那就照这个实施。”
  
  “也正好,在京师将江南士族一网打尽,可以省下了诸多麻烦,没有了江南士族的支持,想必日后处理白衣门,也会方便许多,此事,我们暂时不要去理会。”
  
  “学生明白。”
  
  宋公文点了点头,知道白衣门始终是江湖势力。
  
  虽有反贼的名头,但朝臣们暂时还什么都做不了。
  
  尤其此时,还牵扯的摊丁入亩。
  
  要谨慎。
  
  旋即,他思索了一下,继续道:“其实,今日与老师相聚,除了变法和白衣门之外,学生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学生准备在等全国变法完成之后,准备施行另一项改革措施,官绅一体纳粮!”
  
  此话一出。
  
  张正明神色微微变化,然后邹起眉头。
  
  因为这件事情,对方曾经在《大魏安国策》中提到过。
  
  所谓的官绅一体纳粮,就是官员和士绅也需要缴纳赋税。
  
  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废除官员、和地主,以及士人们的免税权!
  
  须知,大魏延续前朝制度。
  
  在赋税这一块,官员和士绅们是有特权的,即只要家中有人考取功名,亦或者为官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用缴纳赋税。
  
  因此朝廷的税,基本上都是从百姓头上收取的。
  
  即便税少,但百姓基数非常庞大,因此每一年的税收并不是很少。
  
  只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士绅和地主兼并的田地越来越多,所以百姓交的税也越来越少。
  
  因此才有了摊丁入亩,说白了,是减轻百姓的负担。
  
  可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即便变法成功了,收税的对象并没有变化。
  
  而那些大户、以及官员们,虽然也因此损失了些什么。
  
  但实际上,算不上伤筋动骨。
  
  毕竟税并没有收到他们的头上来。
  
  不过,一旦开始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就完全不一样了。
  
  几乎相当于全民纳税。
  
  试想一下。
  
  一旦能做成,那朝廷的税收,绝对可以大大提升。
  
  可以说,这项改革措施,比摊丁入亩更好,也更进一步!
  
  只是,如此也带来了一个问题。
  
  就是相当于完全站在了所有官员和士族、地主、乡绅们的对立面。
  
  如果说,摊丁入亩的推行,是触动了这些人的利益,而官绅一体纳粮,直接就是在他们碗里面抢食。
  
  前者,若是朝廷强势一些,士族官员们,还会选择妥协。
  
  但后者,就会引起这些人的奋力反抗。
  
  如果闹起来。
  
  也绝对会更凶!
  
  也正因此,张正明才显得很郑重。
  
  太难了,这几乎是站在了除百姓以外,所有人的对立面。
  
  当即,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道:“我知道,此事是必须要进行的,但现在,是不是有些早了?摊丁入亩,本就让士族们不满,若再施行官绅一体纳粮,怕是平日里那些对你和颜悦色的同僚们,要直接对你动手了。”
  
  此前,张正明也想过类似的改革措施,但最后觉得有些激进。
  
  加上此举,万一闹大,几乎无法收场。
  
  会直接动摇国家根基。
  
  这可不是开玩笑。
  
  不说官员们,就拿一些举子们来说。
  
  有多少人是真心想要当官,真心想要为国效力的?
  
  怕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多数,更是为了那一点点不用纳税的特权。
  
  如今,朝廷要将其废除,官员和士绅们不闹,天下举子们就得先闹起来。
  
  “老师,学生也知道此项改革,比摊丁入亩更难,但学生觉得,不管如何,都必须要施行下去。”宋公文思索了一下,道:“学生这些日子打理户部,发现税收在年年减少,尤其是此次北境和高阳之战,居然连银子都很难拿出来。”
  
  “也就是高阳之战结束的快,减少了户部许多的压力,可问题在于,日后若还有大战怎么办?”
  
  “没错,孙大人已经在筹备边关互市,但在没完全做起来前,那点银子对朝廷来说,完全等于杯水车薪,而且,朝廷各方面都要用到银子,国库的压力太大了。”
  
  说到这里,他继续道:“尤其是上次,您也说了,草原出现了一位霸主,怀疑此次北境危机,就出自此人的手笔,有试探之意。”
  
  “万一,草原十八部真正联合起来,那又当如何呢?朝廷势必要调集更多的大军,那银子从哪里来呢?只能从税收上面来。”
  
  宋公文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提高税收,充盈国库,以此来应对更多的危机。
  
  再者,他还非常清楚,除了北境之外,还有南境,近日也在蠢蠢欲动。
  
  不仅如此,沿海地区的海寇。
  
  以及西南乌斯边境,也存在着争议和混乱。
  
  可以说。
  
  若不是大魏足够强大。
  
  堪堪是这几个方向的对手,就无法应对了。
  
  而能解决这些事情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当然是大魏一直维持着强大的军队,如此,才可以算得上高枕无忧。
  
  可想要维持强大的军队的根本是什么?就是钱,就是银子。
  
  没有银子,几乎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所以。
  
  宋公文觉得。
  
  必须想尽办法弄银子出来。
  
  至于会不会得罪人,他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自己早就引得全天下士族的敌视,再多来一些,并没有什么。
  
  至于宋公文为何在之前用这个法子,来解决北境和辽镇银子不够的问题,不仅是因为时机不成熟,也是由于此举需要大量的时间,根本就等不及。
  
  如今,摊丁入亩施行顺畅,算是打下了基础。
  
  也该是时候进行准备了。
  
  “我明白你的意思。”
  
  张正明沉吟了一下,继续道:“但此事,需要好好计划才行,正如你所言,要等待摊丁入亩完全施行之后,不然到时候士族、举子、以及官员们都对此不满,选择联合起来,就不好办了。”
  
  “你也知道,如今科考正在进行,不久之后就要起殿试,举子们都聚在一块,若知道了此事,容易生事。”
  
  他是太傅,是首辅,需要考虑的更多。
  
  虽然知道官绅一体纳粮,对于朝廷税收来说,绝对是最好的举措。
  
  但也需要讲究时间和分寸,不然就容易适得其反,更有可能,让此项改革措施还未进行,就直接失败。
  
  因而,必须好好计划,在时机真正成熟的之时,再行实施。
  
  “学生明白了。”
  
  宋公文本来还想说点什么,但终究是没有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