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劫后余生
第二章 劫后余生 (第1/2页)江南,江宁府,吴国王宫崇政殿内,吴王杨睿正与宰相傅能和施翔飞举行密会。
“据汴州府传来消息,北周王萧从明突然暴毙,国舅爷杨瀚趁势发动宫廷政变篡位自立,并对萧氏王族大肆屠戮。
龙骧军首领王崇渊护着萧氏余脉拼死从皇宫突围后,不知所踪,未知生死。”
宰相傅能正向杨睿上禀道。
“天助我也,北周内乱,自顾不暇,况且还有北晋在一旁伺机而动。
趁他们无力南顾,我们必须抓紧时机扩充实力。
施将军,将北线兵力抽调一部分至东南境,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让东越国有所提防。”
杨睿说罢,拿出兵符。
“请王上放心,末将必不辱使命。”一身甲胄将服、形象威猛的施翔飞趋前下跪领命,恭敬接过兵符。
“微臣还有一事上禀,据黑云都回报,南天竺国准备向南汉国进献一截释迦摩尼佛佛骨,南汉将在浴佛节之日举行盛典迎接佛骨到来。
佛骨乃是佛门至高至圣之象征,南汉此举大有深意,一旦得到佛骨,他们将会获得南方甚至整个中原佛门势力的支持,影响非同小可。”傅能道。
“南汉僻处岭南,和我国并无接壤,据称南汉王宠溺伶人宦官,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就算他得到佛骨又如何。”
杨睿轻蔑一笑,语气不屑道。
“王上或有所不知,据说促成此事的乃是南汉王的弟弟文定王,佛骨盛典正是由他一手主持操办,此人手握南汉军政大权,兼野心极大,一直对闽、楚二国虎视眈眈。
一旦得到佛门势力支持,说不定会说服乃兄趁势发动兼并战争。一旦失去南楚这个屏障,南汉将直接威胁我国边境。”
傅能分析道。
杨睿听得眉头一皱,似乎觉得傅能有点小题大做,他转向施翔飞问道:“此事施将军以为如何?”
“闽国国小力弱,楚国则内乱不休,而南汉经贸发达,国库充足,兵强马壮,如有意出兵,闽楚两国都恐难以作长久抗争。
末将以为宰相所忧虽非眉睫之危,却是后顾之忧,佛门势力广大,信徒众多,此事如成事实,恐不利于王上的一统大计。”
施翔飞显然早有准备,见杨睿下问,连忙恭敬应答。
“既然两位卿家都觉得此事事关重大,那可有未雨绸缪之策?”杨睿沉吟一会后道。
“臣觉得可以让俞指挥使率领黑云都精锐前往岭南,设法拦截运送队伍,夺取佛骨。”施翔飞道。
“微臣同意施将军拦截佛骨的策略,不过黑云都乃是王上的亲卫,一旦事情败露,容易暴露身份,微臣觉得最好能筛选物色无关的江湖人物进行此事,不管事成与否,我们都可以推得一干二净,避免与南汉发生正面冲突,被他人坐收渔利。”
傅能点头后,趁机提出更好的建议。
“此事就按傅卿家的意思去办,需要调配何人何物,你可自作主张,务必使南汉不能得偿所愿。”
当王祈安慢慢恢复意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云雾环绕的峰顶,前面不远处是一处峭崖。
边上一道身影正背对着他,一手持枪一手负后,正居高望下,一动不动,整个人似乎嵌入了天地间去,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不可分割,那种感觉既微妙又震撼。
不旋踵,眼前情景又生变化,峰顶悬崖消失不见,换成一处山顶有水流倾泻而下的断崖,水流形成一幕水帘,几乎覆盖整个断崖,水帘后隐约可见一个入口。
当王祈安向水帘走去,意欲一窥入口究竟的时候,耳际响起一声清音,他浑身一震,猛地睁开双眼。
王祈安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入目处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原来是一场梦,王祈安心想。
这里是哪里,自己为何会在此处?回过神后,王祈安逐渐记起被蒙面人偷袭得手掉入长江的一幕,胸口中掌处还能感受到隐隐作痛。
当他想起身的时候,突然一阵眩晕,勉强用手撑住床板才不至于跌回床上。
他感到手足无力,身子虚弱,更可怕的是他体察到自己体内真气似有若无,完全无法提聚。
王祈安内心震惊,难道自己已经武功尽失?当他多次尝试凝聚内力无果后,不由惨笑一声,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
看来什么雄图伟业、复仇大计只能泡汤了,自己只能像普通人一样渡过余生了。
王祈安似乎记起了什么,伸手在自己胸腰处一阵摸索后又环目四顾,直到他看到一个小包袱挂着另一边墙上才舒出一口气。
此时,门外有足音传来,脚步踏地有声,来人似乎不会武功。
王祈安双目紧盯入口处,想看看究竟是何人来此。
“咿呀”一声,木门被推开,一个身着葛布粗衣、双手端着木盆的女子走了进来。
她似乎没料想到王祈安会清醒过来,骤然见到他端坐在床上,正目光灼灼的打量着自己时,被吓了一跳,手中的木盆“砰”的一声掉到地上。
王祈安见她面容清秀,眼睛水灵,不由朝她微微一笑,正打算开口,只见她突然尖叫一声后丢下一句“我去告诉道长……”,转身一阵风似的跑了。
“道长?此处难道是一处道观?”王祈安一脸茫然迷惑,努力在脑海里搜索,也记不起任何相关资料。
他勉力支撑着走到另一边墙上,取下包袱,里面是一个巴掌大小的锦盒,乃是王祈安的父亲和他分开时留给他的。
王祈安小心翼翼的将锦盒打开时,赫然现出一颗深紫色的椭圆形晶球和一卷上面写满奇怪文字的帛书,见到两者安然无恙,王祈安才完全放下心来。
王祈安拿起那卷帛书,不由心潮起伏,逆贼篡国,亲友受害,父亲下落不明,自己则武功全失,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
父亲临别前一晚,曾告诉他此卷帛书的文字是从八八六十四片龟甲上临摹拓写下来的。
据称那六十四片龟甲和紫色晶球均是由一群盗掘者从淄州一处古墓挖掘而来,龟甲上面文字虽然奇异难懂,不明所以,但看起来年代十分久远,似是值钱古物,紫色晶球看似平淡无奇,但能存在于古墓之中,自非凡物。
于是他们将两者携带至汴州城,以不菲的价格卖给了城里最大的古玩文物店珍宝斋。
珍宝斋斋主对这些迥异于当代书写习惯的奇怪文字极感兴趣,他曾对人说,据他多方查阅,这六十四块龟甲像极了上古时期轩辕氏的图腾圣物天鼋龟,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这些文字才如此古奥难明。
不过,一直到他老死,都无法破解这些文字的秘密。
他儿子只能遵从父亲的遗嘱,找人将龟甲上的文字拓写下来后,将六十四块龟甲随他父亲一起入葬。
后来,不知何故,此卷帛书和紫色晶球阴差阳错落入父亲一名至交好友手上,他临终前又交给父亲保管,现在则传到了他手里。
帛书上的文字固是让他好奇无比,但紫色晶球更给他诡异怪秘的感觉。
有一次他发现晶球的颜色不仅变亮透起来,而且还生热发烫,他忍不住伸手去触碰的时候,一股庞大迅疾的能量传来,令他全身如遭电殛,令体内真气胡走乱窜,差点走火入魔,所幸晶球马上恢复原状,能量消失,他才大呼侥幸。
正当王祈安拿着帛书陷入回忆沉思的时候,脚步声再次从外面传来,当他醒觉转身时,恰好看到一个身着道袍,面容慈善,须发皆白的道士。
“贫道太平观观主玄一,小兄终于醒了,不知身体感觉如何?”玄一一脸祥和,拈须亲切问道。
“多谢道长关心,大体无碍,只是恐怕以后再也无法执刀动枪而已。”王祈安舒展了一下手脚,对玄一道长无奈惨笑道。
“言下之意……难道你已内功全失?”玄一知道失去武功对于一个练武之人是多么残酷,不由心中剧震,露出惋惜神色道。
“差不多吧,体内真气完全无法凝聚,更别说运功行气了。”王祈安淡淡道。
“我虽精通医道,却未曾习武,难以对你的情况寻根究底。”玄一沉吟一会又道:“不过小兄先不要失去信心,或许有一个人能对你有所帮助。”
王祈安自家知自己事,并不在意玄一道长说的人是谁,他岔开话题道:“我记得被敌人震落江水之后就失去知觉了,不知为何又会在此?”
“说来机缘巧合,当时贫道恰巧乘船渡江,见你漂浮在江面,不忍见你暴尸长江,本想把你打捞上来,找个地方入土为安。
没想到你内伤虽极其严重,但心脉生机未绝,贫道当时并无把握,只是尽人事全力施救,还是小兄吉人天相,得以逃脱大难。”
“原来是道长援手相救,在下谢过再生之恩。”
王祈安正欲起身躬谢,却被玄一轻按肩头阻止,只能口中感激道。
“不知我昏迷了多久?此处又是哪里?”王祈先安接着道。
“此处岭南博罗山的一处隐秘山谷,乃是贫道日常采药暂歇逗留之处。
你已经昏迷足有八十一天,我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伤势,经脉淤塞不通,真气絮乱,生机几绝,所幸心脉没有伤损,不然神仙也束手无策。
一些治疗药物一时半会极难寻觅,幸好太平观内还有些藏品,因此当日暂稳你的伤势后,将你一路带回这里,才能继续治疗。”
“虽说你刚刚苏醒,不过气色不错……”
玄一边说边上下打量王祈安,当他目光落到王祈安手上的帛书时,全身一震。
他竟然上前一把抓过帛书,双目大睁,神情激动的厉声问道:
“此物你从何处获得?”
玄一突如其来的变化使王祈安怔了一下,心想难道此帛书与他有什么关系?
看王祈安未及反应,玄一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将帛书交回王祈安,歉然道:
“贫道失礼了。”
接着喟叹一声,走到床边坐下,闭上双目,沉默了起来。
玄一异常的举动令王祈安颇有些不知所措,他见玄一脸上表情不断变化,欢喜、愤怒、悲伤、痛苦、怜悯相互交替。
王祈安不明所以,不敢打扰,只是侧坐一旁,耐心静候。
半刻钟后,玄一神情逐渐恢复平静,只见他慢慢抬起眼皮,双眼睁开,目光黯淡,望向王祈安,一阵唏嘘长叹后才道:
“枉我自以为精修六十载,早做到淡泊万事,心若止水,能不滞于物,不殆于心,不耽于情,今日一试,才知道行浅薄至此,倒是让小兄见笑了。”
王祈安见玄一的眼神满是迷惑无奈,和刚见到自己时截然不同。
心中满腹疑问,忍不住道:“此帛书乃是家严临别前交于我手,不知与道长有何关系?”
“有无关系都已经无关紧要,小兄可否告知此帛书从何而来?”玄一道长问道。
王祈安倒不疑有他,将心中所知详细说了出来。
玄一听完释然点了点头,缓缓道:“此帛书上之文字,确是来自上古时期,只不过并非轩辕氏有熊族所有,而是来自太昊帝后裔“九黎部落”的莱黎一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