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第十八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求收藏)
雨水 第十八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求收藏) (第1/2页)东晋陶潜有文曰《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这篇文章方泰也是学过的。
回想二人进入密道时的情景,正是始于方泰在假山背后的石隙中摸到了一个五瓣桃花,也是开启密道的机关所在。
而后进入密道,道路狭窄,走过数十丈后便到了这个溶洞,视野豁然开朗。
溶洞中有石质村庄,各种细节、人物形态不一而全,悉如文中所写。
方泰也极为震惊,问道:“师父教我的时候或《桃花源记》不过是前人的臆想,并非真实。姑娘为何说此地便是桃花源?”
少女幽幽道:“打猎的,你不知道不代表就是假的。我若告诉你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呢?其中的居民甚至已经走出了祖辈居住的地方,融入了后世朝代呢?”
“这......这也太匪夷所思了。不过要按你所说的话......莫不是刘家!”
“不错,游龙山庄刘家便是当年从桃花源中走出之人的后代!”
当历史活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每个人怕不都是方泰如今的神情。
瞠目结舌。
少女又接着道:“你以为刘家传承的机关术是哪里来的?还记得《桃花源记》中的那句话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的先祖便是秦朝人,拥有墨家机关术传承也不足为奇,否则怎么能在大山之中寻得那等隐秘之地,又生活了数百年。
“此地名为武陵,正是文中的捕鱼人的家乡,也是桃花源最早被记载的地方。《桃花源记》其实正是陶渊明所记载的那个捕鱼人所见的史实!不过他却未曾见到桃花源中人出山的时候便已经逝去了。”
这一番话说的合情合理,联想起来到山庄路上见到的那漫山遍野的桃花,方泰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但也找不出反驳的话语。
他不禁感慨道:“也难怪刘家祖辈能做出八方风雨匣这等暗器之王,墨家传承果然奥妙非凡!看来这地宫不仅仅是刘家藏宝之所,也是纪念祖辈之地。不过我还有个疑问,此地显然已经许久没有人来过了,连火盆中的火油都已经凝固,那个管家的确是从此处进的地宫么?”
“啊,这......”
这一说也让原本笃定的少女动摇了。
若管家刘丰是和他们一条路进来的,他知晓密道中的机关并将其关停,因此能毫发无伤的经过,倒也说的过去。
但这个溶洞却没有什么说服力。
眼前也的确有强有力的证据。
莫非管家也随身带着火把?
“不管怎么说,咱们总算是到了地方!说不定那个管家知道地宫中的捷径,能够绕过那些机关直达藏宝之地也未可知......嗐,不想了!咱们先转转看这个地方还有什么秘密。”
少女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作罢,打算先看看四周还有什么没发现的地方。
方泰意犹未尽的看了看洞窟中间的微缩村落,想着制作这些东西的工匠一定是怀着深刻的思念吧......不然也不会将之制作的如此精致,煞费苦心。
二人沿着溶洞的四周走动,果然又发现了几个洞口,不知通向何处。
出于谨慎,二人并未轻易入内探查,而是举了火把靠近,再用穿心丸探路。
其中一个靠西边的洞口在方泰掷出弹丸之后一两息便传回来和石壁碰撞的声音。
二人也反应过来,这个洞里面是个死路,但不深。
犹豫片刻,少女提议进去看看,如果有什么发现说不定也能指引出去的路。
于是二人贴着墙壁一步一步的往内探去。
走了十余步,火光便照到了路的尽头。
少女在拐角处往里探头看去,里面是个大一些的洞穴,石壁上有明显的人工凿刻的痕迹。
顺着石壁向下看去,这一看却让少女浑身汗毛倒竖,惊魂直冒!
方泰也凑近看去,只见地面上灰尘遍布,几张桌子翻倒四处,而除此之外便是那遍地的白骨!
森森白骨累积厚有近尺,几乎与胡床齐平。
尸首全都被打散,骨骼凌乱,一眼望去光是颅骨便有五六十颗!
最令方泰愤怒的,是那些颅骨中竟然还有不足半尺大小的!
这个洞究竟是什么地方?!
如此多的尸体,惨绝人寰!
方泰回身将少女拉出洞口,她扶着石壁依然在不停的干呕。
二人都是行走江湖的年轻高手,也不是没见过死人,手底下也有几条人命。
但洞里的情形却和江湖厮杀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