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刺史大人的政绩
第二百六十一章 刺史大人的政绩 (第2/2页)这个风险,王景龙还没法承担,所以立刻感觉到了害怕,并马不停蹄开始进行补救,派人暗中将青城山和蜀王暗中安插在梁州的所有探子和杀手一类的人物全部清除,甚至还要派人保护胡氏盐行不受影响。
然后派出心腹之人,寻找赵傲的下落,一旦找到了,必定是要抓捕归案,罪名嘛,就是聚众劫掠贡商,扰乱梁州治安,跨境抢夺螳螂川等等,反正每一条都足够赵傲身死的。
至于青城山那边是不是会派人前来报复,他管不了了,如果这件事情不急着处理,梁王也要让他生不如死。
所以,王景龙别无选择,最近都十分活跃,在梁州城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做事雷厉风行,顺带着把梁州城潜在的治安问题搞得风生水起,之前在这个城里势力庞大的三教九流的人物,盘根错节的势力,都纷纷被拔出,而且后果十分严重。
短短一个月时间,梁州城面貌焕然一新,之前随处可见的江湖人物,也消失无踪,街道上,巷道里,都十分安全,贫民百姓,可以正常上街,可以随意开战生产生活活动,没有人欺负和刁难。
还别
说,王景龙这一波扫黑行动,效果显着,赢得了一片赞叹之声,老百姓原本对这个刺史大人嗤之以鼻,而且之前只闻其名,不知其人,如今,反而是被他刷出一拨好感,好多百姓都交口称赞:“刺史大人终于想起来初衷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如今算是开始了吗?”
一些人质疑道:“也许是表面文章,就是一阵子新鲜,不做评论,再等等看,万一有反转呢?”
“是啊,是啊,大家别高兴太早,这些文官老爷,都是花花肠子,主意多得很,还是再等等!”
到处都有人讨论现在的情况,大家说的话也差不多,都是类似上面这样的言语,有人选择相信,开始大力吹捧刺史大人,有人虽然很认同刺史大人的做法,但是保持怀疑,选择观望。
有人则完全不相信,毕竟刺史大人以前的名声,实在是不怎么样,而且在梁州当官这么多年,根本谈不上什么政绩,没有什么贡献不说,压榨百姓的事情没少干,很多苛捐杂税,可都是这个刺史大人搞出来的,美其名曰:“建设大昭商业典范城市,人人都需添砖加瓦!”
然后就开始强制征收税收,说是用来搞梁州城的基础设施,把城市建设好了,才能担得起商业重镇的称号,才能吸引更多的商旅前来州城交易货物,才能有更多的收入,哪怕是普通百姓,上街摆个煎饼摊子,这城里的人多了,
生意才会好,才能多卖一些出去,多挣一些钱。
不得不说,他这个说法还是很有说服力的,许多人当时都觉得完全没问题,高高兴兴的交了钱,等着梁州城人满为患,然后好赚大钱,发大财。
可是实际上跟他们想的差了很远,人是多起来了,但是跟他们这些小摊小贩没什么关系,那些外地商旅,不是在大型酒楼客栈出入,就是有自己的商会落脚,更有甚者,官府也办起了招待所,把客人全部给分化包干了,他们这些指望人多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的人,只能干瞪眼。
而他们捐上去的钱,官府修什么通天大道,每年都是修了管不了多久又坏了,然后就是坏了修,修了坏,年年都在做着重复的工作,钱花了不少,建设没搞好,一些人反而是吃得脑满肠肥的。
所以大部分百姓,对这个刺史大人,那是完全失去了信心,因此如今王景龙出来轰轰烈烈的搞事情,他们虽然看在眼里,但是根本不行,心里想的不是刺史大人转变了心性,反而是在恐惧,不知道这个刺史大人,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又要想什么法子捞钱敛财了。
毕竟做了这么多表面工作,到时候收钱,可是很有理由了,唉,只是苦了他们这些平头老百姓。
所以王景龙这段时间做的事情,总体上是赞成的少,持怀疑态度的中等,表示到恐惧人的人最多。毕竟这年头,搞钱
很不容易,要是再无休止的支出,日子也就不用过了。
戴冠不知道梁州发生的事情,而且抢先一步,把赵傲这个罪魁祸首给抓到了,王景龙的人扑了个空,只能眼睁睁看着赵傲一行人,被押入人山人海的盐矿上,戴冠带着满脸笑意,看着郑天博也是十分期待的眼神,双方算是皆大欢喜。
只是他们不知道,在不远处的山坳山,有人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然后目露思索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