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制度革兴
第一百二十一章 制度革兴 (第1/2页)对于官员品级,废除如今大宋品级、勋官、实官等混乱的制度。
简单划分为九品十八级,更是废除了宋朝造成冗官低效的一职多官、恩萌等制度。
除了中枢行政以及官僚阶级的改制以外,范卓远针对胥吏也进行了相关改制。
吏治比官治更加重要,他们直接接触基层,也是朝廷政策的最终执行者。
王安石的新法,可以说就是毁在糟糕的吏治手上,使善政变成恶政。
宋明清时期,因为中央集权对地方官僚限制极大,导致基层统治基本落入胥吏手中,地方官能不能坐稳位置,很多时候就是下面世代传承的胥吏所决定的。
对于不听话的官僚,胥吏可以各种手段不合作、架空甚至威逼栽赃等等,使得官员考绩劣等而被罢免。
他们世代扎根地方,老子死了儿子替,地方上黑白两道通吃,岂是三年一转的县令所能对抗的。
尤其是如今范卓远推行的制度极大限制了士大夫的臣权,如果不同时对胥吏进行制约,那么官僚阶层将会彻底没用,地方上皆被胥吏把控。
因此在范卓远治下所有地方上的胥吏都不再由本地人担任,也不可世代继承。
如果父子两代皆有人担任胥吏,那么就需要分隔两地,不能相互接触。
胥吏同样需要经过科举进行选拔,或者从有功军士中选拔担任,任期为五年一转,最多在一地任职两届,不在一地常驻。
胥吏按照其职司不同,分管于六部,与官僚一般也有政绩考核,五年一转后即纳入吏部考功司进行审批。
也就是说,在宋明清基础上,胥吏这个阶层原本完全属于编外配置,但在范卓远这里则将其彻底纳入编制内,其薪俸虽来自地方税收,但依旧归属中央朝廷。
除此之外,在军制上也做出了有别于大宋的改革。
如今范卓远手中有一万骁捷军精锐主力,另有四万由解救奴隶编成的军队。
这五万部队为常备精锐,在地方上他打算恢复南北朝时期的府兵制。
说起府兵制,它的衰落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唐朝大一统之后,疆土扩张极广,原本的府兵若是自备装备粮草参军,前往边疆都需要很长时间。
而府兵是没法长期驻守边关的,如果令他们长期驻守,又不给予金钱养家,再加上上官盘剥,那么府兵逃亡,家庭破产便是必然的事。
所以这才导致唐朝中期府兵制度崩坏,不得不以募兵为主,再加上种种原因最终造就了节度使割据的局面出现。
但现在范卓远所据之地不过燕云、太原、真定、河间、大名府诸地。
实行府兵制能大力节省军费,且军队耕战一体,也有较为强大的战斗能力,配合常备精锐,足以扩张四方。
当然,等到势力扩张到一定程度,范卓远自会渐渐废除府兵制,改以职业士兵和地方上自主招募的义务兵相辅相成。
府兵制的基础是土地,每一个府兵皆是自耕农甚至是小地主家庭的子嗣,所以建立制度之时,自然避免不了进行土地改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