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章定曲风
第一百三十二章 这章定曲风 (第1/2页)刚一回宿舍,林恒书还没放好就开始侃侃而谈。
“我想了一整晚,明确了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则!”
其他人放好了东西,洗耳恭听。
“那就是‘简化’,所以我们必然要先作曲再编曲,作曲也要简化旋律,一步步来。”
“好!”朱青伦带头鼓起掌。
大家也都跟着一起鼓掌。
林恒尴尬一笑,做出优雅的谢幕动作。
“好了,我认真点,应该先定个基调吧,能参考的歌其实也不少,周董的《青花瓷》不是刚好掀起一波潮流了吗?”
大家看向了李颜,李颜看向了李若飞。
“啊?我先说吗?”李若飞清清嗓子,“我对音乐……没什么天分,只能分析分析这首词了。”
他展示了自己晚自习默写的手稿,笔锋有力,颇具气势——李若飞是个书法高手,但很神奇的是他语文考试的字却不甚出彩。
按他的说法,写书法是写书法,跟平时写字是两回事。
平时写字只要字形对了,主要讲究效率。
这让把语文试卷当书法练习纸的李颜不敢搭话。
“这首《青玉案·元夕》,乍一看是讲元宵佳节,‘我’在人海中寻找一位意中人的故事。但作者是辛弃疾,塑造这么一个站在‘灯火阑珊处’的孤高女子作为‘意中人’,实际寄托着他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很流畅,就像答语文阅读题。
林恒眉头紧皱,表情微妙。
“所以,我倾向于用热闹的、大气磅礴的音乐唱上阙,再一转悠长低沉的音乐唱下阙,把辛弃疾那报国无门的一腔激情、不欲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唱出来。”
梁天成看起来听得有些激动,但李颜跟林恒都不为所动。
“若飞,我不觉得这样好。”林恒道,“你说的,是结合历史实际跟词人特点做的解析,是语文层面的赏析。但我们唱出来的话,词面的意象还是很重要的。”
“你是说,上阙对元宵节热闹场面的描写?”
“对,不管怎么说,唱的就是这个内容,就是这种热闹繁华的气氛,用热闹点,或者轻快的曲风合适一点。”
“那下阙呢?”
“王国维《人间词话》把‘蓦然回首’这句,称为人生境界的最高境。有一种……”
“是一种求道悟道的感觉,量变引起质变,一路向着目标努力前行,最终发现不经意间,目标已经在手中了。”李颜补充。
“对对对,这個主题还是很积极向上的,而且可以给读者遐想。”林恒满意点头。
“但王国维的解读,只是借词比喻,恰好跟你前边说的结合词面内容有些矛盾。”李颜却没有进一步肯定他的意见。
其他三位舍友已经听入神了。
“颜,你的想法呢?”
“俗一点。”
“啊?”林恒跟李若飞很同步。
“我们要唱这首词,本身就是一种再创作。没有必要受制于作者心绪、时代背景这些东西,我们要的只是词本身。”
李颜自己没注意到,其实这两个多月以来,他在403宿舍乃至零班,已经依靠极致的全能攒下不小的威望。
“若飞,你的想法也不是不行,但林恒说得对,词的表面意向很重要。就像你说的,在人海中寻找一位意中人,在热闹喧哗的元宵佳节,于金翠脂粉的如云女子中,寻找一位孤高意中人的故事。”
“爱情?”朱青伦忍不住开口。
“不要唱成靡靡之音。”李颜摇头,“我们按这个意向,这个氛围去推进,但是不以‘爱情’为重点。”
“哦!”李若飞一拍手,“你把对‘那人’的具体解释,留给了听众?”
“是这个意思,‘那人’是心上人,就是一段美好的表白;是自己,就是一次返璞归真的灵魂洗礼;是理想,就是一次顿悟的追寻之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