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意外结果
第二百六十一章、意外结果 (第1/2页)辽东。
“大单于,白莲教叛军搅的虞朝大乱,正是我们南下的最佳时间。
若是能够覆灭虞朝边军,攻破虞人的京师,中原大地就是我们的了!”
额尔德卖力的劝说道。
受大虞内乱的影响,鞑靼的日子也不好过。
鞑靼一族生产力有限,严重依赖晋商走私的物资,大虞物价飞涨他们这边只会涨的更快。
底层的族人,早就生活不下去了。
现在辽东大地上,人肉都公开售卖。
再不南下劫掠,鞑靼一族的经济,就要被拖垮了。
“诸位可有不同意见?”
呼格吉勒笑着问道。
“大单于,这有什么好商议的。
族人们都饥渴难耐,想要痛饮虞人之血,您就下令吧!”
一旁的大将尼赤勒格抢先回答道。
在南下劫掠的问题上,鞑靼一族从来都很积极。
安分了两年,乃是前面的会战,他们也伤势了元气。
靠着兼并其他部族,现在不仅恢复了元气,实力较之前还增长了几分。
恰好此时大虞内乱,要是不趁机掺和一手,那就太对不起上天赐予的机会。
“哈哈……”
“既然有此雄心,那么本单于就成全大家。
传令下去,各部立即集结大军,本单于要带领大家南下抢钱、抢粮、抢女人……”
呼格吉勒意气风发的下令道。
作为新崛起的草原霸主,鞑靼一族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落后的生产力,养不起这个全民皆兵的军事怪兽。
从他担任单于开始,不是带兵四处劫掠,就是在准备出去劫掠。
先是抢草原上的小族,接着又抢大族,后面更是抢大虞的辽东都司。
到了现在这种时候,仅仅只是在边界地区抢一抢,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
唯有深入大虞腹地,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搁在以往的时候,他肯定不会有这想法。
大虞再怎么衰落,也不是他草原蛮族,就能够碰瓷的。
边界上打打无所谓,吃了败仗往草原深处一钻,事情就过去了。
可深入大虞腹地不一样,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人强行留下。
现在不一样了。
白莲教叛军的崛起,消耗了虞朝的大量国力,让这个老迈的巨人变得越发步履蹒跚。
这种时候抢了也是白抢,就算大虞皇帝再怎么生气,也要收拾完内部的烂摊子,才有能力寻他们的晦气。
纵观整个历史,只要中原陷入内乱,就很少有能够重新复起的。
……
广州府。
送走了江南来客,李牧是心情大好。
裴云轩肯派人过来游说他,着实有些出乎预料。
在文贵武贱的大虞朝,何曾出现了高层文官向武将低头的案例。
虽然大家的官职品级一样,可是论起在朝中的地位,五个李牧加起来也赶不上一个江南总督。
能让裴云轩拉下脸,唯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江南局势恶化到无法挽回。
没有外力介入,他这个江南总督,就要当到头了。
如果不采取措施,最先要弄死他的,就是江南士绅。
在官场上混的,没有几个傻子。
在围剿白莲教叛乱的问题上,各方联手使绊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江南籍出身的官员,正憋着一肚子的火。
作为江南总督,如果不做点儿什么,就等着被针对吧!
“提督大人,侯爷请您过府议事。”
听到管家的话,李牧知道舞阳侯被说动了。
大家斗来斗去,本质上还是为了利益。
现在目的达到了,也就没必要一直看戏。
真要是等到局势完全糜烂,再过去收拾烂摊子,就没那么容易了。
叛军一样在成长,相比最初的时候,战斗力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知道了。
告诉来人,我稍后就过去。
通知夫人,今晚不用留饭了!”
李牧淡定的说道。
现在这个点儿过去,在总督府蹭饭,属于基本操作。
不光是他,整个小圈子的成员,都有这待遇。
随着地位的稳固,向舞阳侯靠拢的官员,也不在少数。
除了他们这些武将外,还有很多文官,也抱上了舞阳侯的大腿。
人是群居动物,只要是在官场上混的,都免不了要抱团。
为了仕途更加顺畅,下面的官员会自动向上层官员靠拢。
只要是朝中大员,下面都免不了有一帮小弟。
靠着这些人,才能保证自己推行的政策,能够有效落实。
没有浪费时间,换了一身衣服,李牧直接出发。
到了地方之后,才发现总督府内聚集了一大帮人,看得出来大家都想上进。
从众人懵逼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他们对这次突如其来的邀约,事先没有任何准备。
一些憨憨,没搞清楚状况,就带着礼物过来。
没有任何意外,这种场合肯定不能收礼,结果门房给拦在了外面。
相互之间打了一个招呼,李牧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静静等待会议开始。
“刚刚收到江南总督求援,南昌府和应天府告急,急需我们出兵支援。
叛军在江南地区的攻势非常迅猛,除了江西和南直隶外,官军在浙江战场也是一败涂地。
追责的问题,等后面慢慢再说。
现在把你们召集过来,主要是商议一下,出兵救援之事。
我们这边的情况,大家都是清楚的。
广西镇在休整中,广东镇是新编的,两支主力部队尚未完全形成战斗力。
如果出兵的增援的话,现在能够动用的,主要是原广东、福建的军队。”
舞阳侯的话,直接为会议定下了基调。
看得出来,江南总督开出了不菲的价钱,但这个价钱又没到他竭尽全力支援的地步。
不动用最精锐的两镇募兵,其他军队中最能打的,就是景逸风麾下的募兵。
投入到其他战场尚可,如果派去支援南京,还是差点儿意思。
不得不承认,围困南京的叛军已经成了气候。
哪怕派出最精锐的两镇大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想解南京之围,需要各方合力,才能够做到。
“总督大人,救援南京我们义不容辞。
可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孤军深入增援南京,怕是存在不小的风险。
以下官之见,不如先出兵支援江西和浙江,行围魏救赵之事。”
左下手的广东巡抚安庆丰,率先开口答道。
在场一众文官中,就数他的官职最高,这个出头鸟必须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