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又一个永乐朝?
第一章 又一个永乐朝? (第1/2页)2029年新年过去,尚峰山依旧大雪封山。
今年朱云峰没在长沙过年也没在镇子里的别墅过年,就在尚峰山过年。
本来爸妈今年要回来。
但他一个电话骗他们说要去国外谈生意,今年不在家过年,他们就没回来了。
不过年后朱云峰和朱棣确实去谈生意。
跑了趟外地。
云峰公司现在业务扩张得很快,各行各业都掺和一脚,也有不少合作伙伴。
之前都是邹婷在打理,但有些东西还是得他这个老板出面。
季赫留守在尚峰山,加大马力给石碑充电。
相比于当初的电量,这次不仅上了十多个夹子,而且工业电火力全开,以每小时几千度的电量充。
正常情况下,要是石碑承受不住,恐怕会出现问题。
比如电线,要是忽然加大功率,普通电线的材质承受不住高压电,就会把电线烧坏,甚至造成火灾。
但这石碑确实夸张。
那么多电跟泥牛入海似的,仿佛一个无尽的黑洞,吞噬了一切能源。
一直到4月底,也就是农历戊申年3月份的时候,才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穿越实验。
朱云峰家地窖内。
此刻已经是晚春时期,尚峰山春暖花开。
地窖又变了模样。
厨房没了。
厨房与杂物间相连,之前拆了杂物间,一般的大货都能进,用小龙门吊放下去。
但现在为了运更大的东西,只能忍痛把朱云峰和季赫心爱的厨房拆掉,把一楼进门左手边的卧室改成厨房。
好在二楼有三间卧室,够朱云峰季赫和朱棣平时三个人睡,不然他们连睡觉的地方都腾不出来。
厨房与杂物间打通,空间宽敞了许多。
三个人就蹲在原来杂物间的地板砖上,看着下面正夹着十多个鳄嘴夹的石碑发呆。
“够了吧,都3个月了。”
“试试?”
“试试就逝世。”
季赫莽夫,关了电闸就准备上。
朱云峰急忙拉过他道:“忘了上次的教训吗?装备带齐。”
第一次去第二个世界是朱云峰上的,这次季赫上也没什么毛病,只是安全措施得到位。
“没问题。”
季赫立即穿戴好装备。
还是跟之前一样,防护服、氧气瓶和抗压板。
穿戴整齐之后,三人下了地窖,把石碑上的鳄嘴夹拿掉,目光盯向第三个圆球。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洪熙朝,也就是朱高炽的朝代。”
“这朝听起来怎么这么冷门啊?”
“那是,才干了不到一年就挂了,肯定冷门啊。”
朱云峰看向朱棣,朱棣脸色复杂。
毕竟他现在其实才24岁,之前先是见了40岁的自己,接着又得去见47岁的儿子,这体验确实让人心情复杂。
“我去了啊。”
季赫把抗压板架好,抱住抗压板,趴在石碑上,然后摸向了第三个圆球。
朱云峰和朱棣都紧张地看着,一瞬间,他就消失不见了。
果然。
这第三个圆球也通向一个世界。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预料当中的大明,亦或者又是个崭新的地方。
还没等朱云峰和朱棣说话,三秒钟之后,季赫又回来了。
“什么情况?”
朱云峰忙问。
“是个宫殿。”
季赫脸上还保持着震惊的表情说道:“这次不是在地下。”
“果然不出我所料。”
“你知道?”
“嗯。”
朱云峰点点头:“族谱记载,这东西是我家老祖吉王朱见浚从北京城带到长沙的,但第一个圆球去的地方却是洪武朝地下,你想到了没有?”
季赫脸上先是迷茫,随后立即意识到了什么,睁大了眼睛说道:“懂了,这东西是老四带去北京的。”
朱棣挠挠头道:“是吗?”
“应该是。”
朱云峰说道:“不出所料的话,肯定是老四迁都北京的时候一起带过去了,就是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在地下发现的石碑。”
“那现在咋办,我看那个宫殿里面都是放着蛮多东西的,应该是个仓库之类的地方。”
季赫说道:“还去吗?”
“看看第四个怎么说。”
朱云峰看向第四个圆球。
“我看看。”
季赫又摁了一下。
刷。
瞬间消失。
接着又回来了,他说道:“又过去了,还是那个宫殿。”
“第五个呢。”
刷。
季赫又过去,这次都不用说,直接摸向第六个球。
果然,还是过去了。
片刻后第七个,第八个,但第八个没反应。
季赫就说道:“看来第三,四,五,六,七个世界打通了。”
“不出意外的,第三个是洪熙朝,第四个是宣德朝,第五个是正统,第六个是景泰朝,第七个是成化朝。”
“也不对,按照顺序来说,应该是第一个洪武,第二个建文,第三个永乐,第四个洪熙,第五个宣德朝,第六个正统,第七个景泰才是。”
朱棣指着上面的圆球说道。
朱云峰挠挠头道:“按道理是这样,但第二个去的时候就刚好是永乐朝开始了啊。”
朱棣想了想道:“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建文朝末日,永乐朝开端?”
“你的意思是,凑巧了?”
“有这个可能。”
“回去,叫人,这事得老祖宗出马才行。”
朱云峰摸了摸第一个圆球,去了洪武朝。
这事已经不是他们能搞定的了。
如果真按照他们推测的,圆球是朝代顺序,那么就得老朱出马。
甚至有可能的话,还得拉来永乐朝的大朱棣才行。
回到洪武朝地宫,一股冷风扑面而来。
他们已经三个月没来了。
连地宫甚至都落了灰尘,踩上去都一步一个脚印。
想也知道。
这里平时承担的是两界传送功能,外人不许靠近。
如果没有他们天天来回穿的话,自然也就不存在有什么人气。
从地宫出来后,迎面而来的是微风细雨。
洪武朝这边属于农历三月,最近在下春雨,连绵雨水灌溉了农田,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岁。
当他们从地宫里出来,看到久违的毛骧正站在宫门口站岗,见三小只过来,忙不迭凑上前单膝下跪道:“参见燕王殿下,吴王殿下,楚国公。”
“好久不见了老毛,陛下和太子呢?”
朱云峰问道。
“陛下在书房内看锦衣卫这个月上来的奏折,太子在奉天殿与内阁、三司及十三部尚书开议会。”
毛骧答道。
随着大明迈步进现代化建设,原来的六部已经不适用。
因此拆解与增设了好几个部门,扩展到了十三个,并且也进行了多番改革,加大皇权的同时,也能让各部门各司其职,不至于尸位素餐。
“那我们去找陛下。”
朱云峰径直走进乾清宫。
乾清宫大殿通往书房,一路上经过西暖阁,走几步就有宫女、太监站岗。
书房门口内使监监令王东站在那等着伺候。
见到他们三人来,王东连忙弯腰行礼,低声道:“见过燕王殿下,吴王殿下,楚国公。”
“谁来了?”
里面的朱元璋动静,抬起头看去。
“父亲,叔父,陛下。”
朱棣和朱云峰季赫三个人走进来。
“你们来了。”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毛笔,脸上露出笑意道:“王东,你们先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