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六章 徐达(新年快乐)

第四十六章 徐达(新年快乐)

第四十六章 徐达(新年快乐) (第1/2页)

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调南京城周边十余卫入京,充实京营。
  
  自己则率领京营十万大军出征,向北平而去。
  
  这意味着他给朱标留下了二十万大军,自己只带三分之一的精锐士卒前往北方。
  
  就这他还嫌多了。
  
  因为定名为洪武十四式的新式步枪已经在军中装备了大半年,神机营的将士们每日训练,威力他自然清楚。
  
  三万神机营除了步枪以外,还有大炮和手榴弹,足以荡平整个草原。
  
  即便纳哈出有二十万大军也无所谓,北平的徐达郭兴、大同的冯胜、辽东的杨璟郑遇春马云等将领,都手握重兵。
  
  所以朱元璋放心大胆地只带了十万人走,不像之前征西北与云南,带足二十余万之众。
  
  老朱走后,朱标开始全方面施政。
  
  他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
  
  在水泥厂和南京钢铁厂成立之后,就不缺建筑材料。
  
  朱云峰又搞了小型水泥搅拌机来,第一步就是先把南京周边的夯土路,修成水泥路。
  
  虽然各种工具齐全,可大明没有土木老哥,全都是招募的工匠,想修得多专业,达到国家级标准不现实。
  
  不过大明的工匠也不是一般的工匠,那可是赌上九族性命的工匠,连皇陵都能给你修好,更别说简单的水泥铺路,放点钢筋了。
  
  朱标令工部规划道路以及召集工匠,让水泥厂与钢铁厂准备原材料,在确定了修哪些路后,于十月正式开始动工。
  
  除此之外,就是规划开挖水渠,兴修水利设施,并且从现代搞来蒸汽机设计图,大肆打造蒸汽机炼钢。
  
  朱云峰之前是打算学我国初期,直接从毛熊老大哥那引进设备,跳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直接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系统炼钢。
  
  事实上他早就做了计划。
  
  因为他在现代有炼钢厂,有相关设备,一步步提高武安钢铁产能,等平定北方,再在迁安开个发电厂和炼钢厂。
  
  到时候光以整个武安与迁安的铁矿和煤矿储备量,足够供应整个大明了。
  
  但朱标却觉得还是太慢了点。
  
  诚如朱云峰所言,蚂蚁搬家一般从现代购入一万功率的小型火力发电机组,搞个二十台,在两地凑个十万功率的发电站,发电量将暴增。
  
  再大量购入小型电弧炉,只要有一百台左右,年产几百万吨钢铁,乃至上千万吨钢铁也不是做不到。
  
  可一来这样搞需要慢慢来,不可能一次性就搞那么多设备,太难等了。
  
  二来火车怎么办?
  
  火车作为陆地运输最重要的一环,重要性甚至超过汽车,是必须要造的东西。
  
  而内燃机与电动力火车他们没有相关能力与产业制造,即便是搞到设计图纸和方案,原材料供应也足够,也没有相关技术人才实施。
  
  因此这就面临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大明的能源系统已经从蒸汽动力升级到电能,技术也无需担心,从现代完全可以把技术方案以及设计图纸弄过来。
  
  可技术人员却没有。
  
  比如电动力火车需要相关的电力动力技术,像从外部电源获取电力的受电弓技术,还有沿途电网铺设技术、能量存储技术、控制系统技术等等都需要人来实现。
  
  内燃机倒不需要点亮那么多科技树,目前大明有钢铁,有车床之类的打磨工具,从现代买润滑油和设计图纸,自己就能造。
  
  可没石油啊。
  
  除了要点亮石油提炼技术以外,还得去搞石油,又得点亮石油开采技术。
  
  即便你从现代把这些技术全都弄过来,没有技术人才把这些技术变为现实,不能点亮这些关键科技树,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需要坚实的基础教育才行。
  
  我国后世那是前三十年打底,大搞扫盲运动以及义务教育,这才吃到了人口红利。改革开放之后,于二十一世纪经济腾飞,耀眼于全世界。
  
  大明就不行了,没这个底子。
  
  哪怕从现代搞知识过来,用投影仪之类的工具放名师辅导,也得至少十几年后才能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理工科工程师。
  
  所以综合种种,大明的唯一选择就是蒸汽火车。
  
  不需要点额外的科技树,有煤炭和水就行,现代也有高功率蒸汽机图纸,又有制造业工具和高端原材料,做蒸汽机可以说是手拿把掐。
  
  更何况蒸汽火车也不算差。
  
  哪怕是二十一世纪,蒸汽动力也并没有完全过时。
  
  高利用率的蒸汽火车能跑到每小时一百多公里,纵使一些发达国家,也仍然保留与维护着大量蒸汽火车的运营线路。
  
  因而在朱标提出这个问题,与朱云峰讨论之后,朱云峰也觉得自己确实目光短浅了一些,便决定支持朱标的想法,电动力与蒸汽动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于是大明在朱标的带领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大明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大量修水泥道路,又打造蒸汽机,准备明年开始修铁路,建设大明工业!
  
  除此之外,还得抓紧提升教育水平。
  
  继续在南京城大开学校,引进先进的投影仪技术,里面全是我国各重点小学初中高中名师视频辅导。
  
  虽然只是上课课程,没有提问,以及下课去老师办公室询问的环节,但本身这类名师辅导就讲得很通透,而且还可以反复观看,倒也不是不能学习。
  
  如此争取在十年之内,培养出几批素质人才。
  
  当然。
  
  也不需要太高学历,能有个高中水平就不错了,毕竟大明的理工科教育,完全是从零开始,有的学就算烧高香,要啥自行车。
  
  而就在朱标提出重要纲领,预计在十年之内,大力发展基础教育,搞第一次工业革命大炼钢铁,并且要在大明修建连通各都司、州府、县镇火车的时候。
  
  老朱也于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初,抵达了北平城。
  
  下午申时,今年50岁的徐达站在北平城南门口外,远眺着远方。
  
  就看到南方的地平线上,数不清人头攒动,蜿蜒成线,缓缓向着北平城挪动。
  
  而在队伍的最前面,是一辆高大的马车,由四匹马拉着。
  
  车辕、车轴好像是钢铁打造,下方竟有锁簧,轮子更是他从未见过的黑色物状。
  
  这马车是皇庄工匠给他打造的,轮胎用的是汽车轮胎,车厢是一层薄薄的钢可以防弓弩,车轴处还有减震装置。
  
  说实话,给老朱搞台车过来不太行。
  
  因为朱云峰家地窖比较小,又不敢乱挖,怕破坏空间节点,塞不下长四五米的轿车。
  
  而那些机器都是拆解成零部件,再送到大明重新组装完成,并且也都是小物件,最大的就是炼钢厂的发电机机组,但也可以拆卸下来。
  
  轿车和越野车就不能拆,自然不能在大明开车。
  
  所以如果要远程出行的话,就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上帮老朱解决一下出行的困难,自然就只能打造这样一台马车。
  
  不过即便是这样老朱也已经很满意了。
  
  汽车就算弄过来,虽然吉普越野车一类,土路不是不能走,但没汽油,车子里就得全装汽油才能出发,委实有些不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