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六章 徐达(新年快乐)

第四十六章 徐达(新年快乐)

第四十六章 徐达(新年快乐) (第2/2页)

还是这样的马车让老朱更觉得习惯与舒适。
  
  马车徐徐停在北平城外,城外空地上,徐达带着郭兴、陆仲亨、吴高、曹泰、韩勋等部将前来迎接。
  
  这些部将除了郭兴是徐达副手以外,陆仲亨因诽谤老朱被朱标治罪,派往北平戴罪立功。
  
  其余要么是勋贵二代,要么是北平都指挥使及周边卫所指挥使等军中高级将领。
  
  此刻面对老朱,徐达带着众人迎上去拱手道:“参见陛下。”
  
  朱元璋挑开车帘,从马车上下来,看到徐达,露出笑容,快步上前把他扶起来,上下打量道:“朕的大将军快起来!”
  
  “陛下!”
  
  徐达憨笑着微微低头,不敢直视朱元璋的龙颜。
  
  “都起来吧。”
  
  朱元璋又对众人说道。
  
  “谢陛下。”
  
  众人才放下手,直起腰。
  
  朱元璋令随军的李文忠、傅友德二人把大军安置在城外休整。
  
  随后他搂着徐达,边往城里走,边笑道:“朕的大将军,近来起居可安好啊?”
  
  “谢陛下关心,臣都好。”
  
  徐达忙道:“上次些许微恙,蒙陛下赐药,真乃神药也,一粒便好了。”
  
  老朱是知道徐达过两年就要得背疽而死,所以提前派人给他送了一些阿莫西里、红霉素、莫匹罗星软膏之类,叮嘱他怎么用。
  
  现在徐达自然没有得病,不过上次喉咙肿痛,就吃了一颗阿莫西里就好了,让他感觉到神奇无比。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道:“要多注意身体,朕的万里长城全靠你一人尔。”
  
  “陛下圣谕,臣铭记于心。”
  
  徐达见他心情不错,也笑着回答道。
  
  朱元璋与他一起进城。
  
  两个人边说边笑。
  
  后世都说老朱与徐达是发小,从小就认识,其实不是。
  
  老朱的发小只有周德兴与汤和两个,与徐达是同乡,但不是发小。
  
  也就是一个县一个乡的人,以前并不认识。
  
  直到二十多岁老朱回乡募兵,这才碰见徐达,于是一见如故。
  
  但这并不妨碍老朱对徐达很好。
  
  毕竟就连其发小周德兴都被他弄死,发小这个身份并不是保命符,老朱更看重徐达的品质。
  
  忠诚、谨慎、谋勇、聪慧。
  
  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子嗣也教育得当,不会踩老朱的雷点。
  
  所以徐达家族二百余年屹立不倒。
  
  即便是在胡惟庸案、蓝玉案等大案当中,也没有受到波及。自始至终,都是徐达与其家族子嗣的表现,让老朱放心。
  
  就好像现在。
  
  虽然老朱强拉着徐达一起并排走,徐达不敢反抗,但脚步始终慢一分,让自己落后老朱半个身位,不敢与老朱并排,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的时候甚至老朱自己都觉得徐达谨慎谦卑过头了。
  
  可或许正是如此,也是为什么老朱对徐达这般安心的缘故。
  
  两人进入城内,入驻到了北平燕王府邸。
  
  燕王府早在洪武十二年就竣工,原本是打算让朱棣于洪武十三年就藩用。
  
  但当时不是恰好遇到老朱穿越到现代去,就一直耽搁了。
  
  这座府邸原先是元大都皇宫西南的隆福宫,为元朝太子居所。
  
  徐达攻破北平之后,元大都皇宫就荒废了,无人居住,已近是残垣断壁。
  
  所以这次朱元璋到北平之后,就暂时先住在儿子的府中。
  
  进入燕王府,老朱看到新修府邸崭新,王府人员俱全,就差朱棣过来就藩,十分满意道:“修得不错。”
  
  徐达笑道:“臣得陛下旨意,不敢怠慢,日夜督工,盼望着燕王殿下早日就藩。”
  
  “他另有差遣,估摸着是来不了了。”
  
  想到自家老四已经变成肥宅,还经常抽烟酗酒,去长沙解放西酒吧搂着妹妹蹦迪,俨然已经成为社会人,朱元璋就眼泪双流,摆摆手道:“这府邸以后改为魏国公府,你自己住吧。”
  
  徐达大惊,忙道:“不可,这原本是燕王宅邸,臣怎敢僭越。”
  
  “你呀。”
  
  朱元璋笑着摇摇头道:“这辈子就是太谨慎,朕给你的就是你的,你怕甚么。何况老四来不了,宅子放在这儿就是浪费,毋须多言,让你住就住着,等朕回去了,自会下令改成魏国公府,住与不住你自己看着办。”
  
  徐达苦笑道:“尊陛下旨意。”
  
  进入大厅内,老朱坐在主位,此刻徐达等人,还有李文忠傅友德蓝玉等人也进来。
  
  众人站在大厅正中央,以徐达为首,按武职大小排成方阵立着。
  
  见大家都进来,老朱挥挥手道:“都坐下议事。”
  
  “谢陛下。”
  
  众人随即分左右两排坐住。
  
  朱元璋便说道:“此次朕来北平,便是要一举荡平纳哈出,将整个辽东、长春等地纳入大明治下。”
  
  徐达诧异道:“陛下,眼下马上就要入冬,冬天出征会不会?”
  
  “无妨。”
  
  朱元璋笑道:“我已准备大批棉衣、棉裤、棉鞋,不惧寒冷。”
  
  说着他对李文忠道:“文忠。”
  
  李文忠随即把身上的棉衣脱下来,交给徐达道:“大将军。”
  
  徐达接过棉衣,摸了摸里面的棉绒,惊讶道:“此衣裳竟如此暖和。”
  
  此时已经是十一月份,北平虽然还未下雪,但已经很冷,近乎零下几度。
  
  不过跟东北以及南方不同,北平比较干冷,只要衣服套多点基本上也能御寒。
  
  相比之下,南方湿冷,零上几度就算穿再多衣服都能让人打颤。
  
  而东北就更厉害,零下几十度,如果没有暖气和厚衣服,一会儿的功夫便足以冻死人。
  
  偏偏古代底层百姓御寒的冬衣里面塞的是芦絮,根本不能抵挡严寒,只有权贵才有皮毛裘服,所以古代打仗往往都少在冬天打。
  
  但看到这棉衣比寻常木棉衣裳更厚更保暖,里面的棉绒也非常多,徐达惊讶之后便是喜上眉梢道:“若是军中将士人人都有这衣裳,那便能打了。”
  
  郭兴也上前摸了摸,笑道:“此时辽东已经下大雪,纳哈出必然在过冬,不会想到我们会出兵,这正是出其不意的好机会。”
  
  “嗯。”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你们久在北方,有何良策破敌?”
  
  徐达想了想道:“臣以为,可大军先至广宁,顺广宁北上,千里奔袭,直取金山,必能打纳哈出一个措手不及!”
  
  广宁便是锦州,金山是双辽,两地直线距离三百多公里,但中间一片平坦,几乎无险可守!
  
  朱元璋大笑道:“好,大将军之策,与朕不谋而合,明日大军在北平修整一日,后日便直达广宁,诸将士与朕一同奇袭,朕要生擒纳哈出!”
  
  “是!”
  
  众将起身,向朱元璋拱手行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